其实很早的时候就看过这本简.奥斯汀写的《傲慢与偏见》,不过当时是在高中时候,看的还是书虫的版本,也就是说是简略版,加上时日已久,早已不记得内容,这次群里的小伙伴提及一起来看这本书,就直接在亚马逊买了kindle版本,再好好看一下完整版吧。
老实说(书里的对话倒是也挺喜欢用“老实说”这个词汇的),这本书前面一半看起来非常让人打不起精神,一方面对人物之间的关系,比如谁跟谁有看上眼了,谁跟谁又别扭了,都写的很直白,很简单,几乎是用作者的纪录性的语言来表现,人物形象其实比较的苍白;另一方面,旧时代英国上流社会之间的那些繁文缛节和恭维性的对话实在太过于迂腐和难堪,在现代人严重非常的别扭以及不合时宜。并且感觉每个人都是那么的虚伪,心里想的跟嘴里要说的完全不一样,哪怕心里把对方鄙视了一番或者完全不赞同对方,但是在表面上却充满了恭维或者礼貌性的赞许。感觉作者是不是故意夸大直接的表露了人性的自私势利的一面呀,“对于xxx,我实在不忍心说他的坏话,但是他实在是太xxx了”这种口是心非的句子好多啊…还有每个人都是察言观色,睚眦必报…感觉怪怪的。都是讲上流社会的,跟唐家屯那种就不大一样。若不是跟人家一起看这本书,估计我看着看着就会暂时先放到一边吧。如果只是这些,凭良心讲不太理解这部作品如此著名的理由。
个人觉得本书的第一个亮点,或者说第一个高潮,就是达西第一次对伊丽莎白求婚的那一长串对话,达西为什么之前对伊丽莎白那么傲慢,伊丽莎白对达西又如何的充满偏见,两个人的内心碰撞,通过一段足够的篇幅来描写来叙述,算是让人第一次让我有那种血脉喷张且感同身受。也同时非常理解了男女主人公当时的内心情感,同时也更加关心他们的后续发展。
《傲慢与偏见》的第二个高潮是伊丽莎白第一次到达西家的那一场。这里有伊丽莎白在去达西家担心怕碰见达西的各种担心,在去了之后听管家夸赞达西的时候对自己内心那个带有偏见的达西形象的冲击同时又包含的各种心猿意马。
“我差一点做了这里的女主人!” 她心里暗想。“ 我对这些房间本来早该了如指掌 了! 如今也不必以一个陌生人的身分来参观,而是当做自己的房间来受用, 把舅父母当做贵客来欢迎。
然后再不经意碰见达西的时候丰富的对白和内心戏,尤其是在写法上,使用了很多重叠,递进的词汇,可以感受她心中那种强烈的情感,甚至对周围的景色描写都细致了好多,让人感同身受。
伊丽莎白一个字也没听进去,她满腹心事,只是闷头不响地跟着他们走。她感到不胜羞愧与懊恼。她这次到这里来,真是天下最倒霉、最失算的事!他会觉得多么奇怪!他这么傲慢的人,会觉得这件事有多么丢脸!好像她是死皮赖脸送上门的!哦!她为什么要来呢?或者说,他为什么要出人意料地提前一天赶回来呢?他们哪怕早走十分钟,也就不会让他瞧不起了。显而易见,他是刚刚到达的,刚刚下马,或是刚刚下车。一想到这次倒霉的碰面,她脸上一阵阵发红。他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居然还跟她说话,这就够令人惊奇的了!何况他谈吐又那样彬彬有礼,还向她家里人表示问候!这次意外相遇,他的举止如此谦恭,言谈如此文雅,她真是从来没有见到。这与他在罗辛斯庄园交给她那封信时的谈吐,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她不知道怎么想才是,也不知道怎么解释这件事。
这段话,就用了很多短句,而不是长句子,并且使用了很多情绪化的语句,直接就能体会出伊丽莎白内心的那种激烈斗争和强烈情感。这本书到了这里,后面是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想看了。并且是越到最后幸福感越是强烈,看到简和伊丽莎白这两个最懂事的女孩子都找到好人家,还是倍感欣慰和祝福。
不过从全书来讲,以我个人的角度,还是多少有一种“就这点屁事竟然花费了真么多篇幅”和“好多事情为什么不多花费一些笔墨展开叙述呢”这两种矛盾心理之间游走。就是总觉得前面一半内容写的太草率了,太平白直叙了,而对一些关键细节,作者完全可以展开的更加详细。不过这本书的篇幅这就是如此罢了。
因为不想剧透,所以里面的具体情节基本上没有提,还有对书中想表达的各种婚恋关系,我也不去涉及了。如果感兴趣的话,这本书可以立马再拿出来读一读。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