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收到一封推友的Email,是关于写作的:
nonozone你好:
在twitter上follow你很久啦,今日看到你的teets "nonozone 我觉得最能体现一个人文字功底的一个是叙述一个是描写。"
我想學習語文寫作,想請教你應該怎樣叙述和怎樣描写才可以提高自己,或者有些什麼作為範例的文章和教材,希望得到你的指教。謝謝!
呃,基本上是第一次收到推友的来信吧,感觉很意外,也很奇妙。其实那句话只是俺偶尔的一些小感想而已,谈不上经验之谈啦,不过对于第一次的来信,俺还是认认真真滴回复了他。
呃...竟然一不小心发了诳语,让您见笑了。
这么说我是觉得,写文章有两件事情很难,第一是把一件事情叙述清楚,哪怕是吃一顿饭,去一趟公园,是否有条理,语句会不会重复,是不是流水账,虽然简单,但是让人看起来有没有味道还是很难的。第二就是描写,比如一个人的外貌,神态,或者一个物件的状态等等,甚至是一个表情,用什么样的语句表达,这也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但是做好也难。
就我个人而言,自己的文学功底其实不见得多好,学习任何东西都是如此“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看得多了,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就有了感觉,就如同学习英语,看得文章多了就自然有了语感一样,这东西没有捷径可言。
上了大学以后,自己看得书算不得多,大多数的时候在吃老本。高中时期看了一些世界名著,一般都是国外的长篇小说,诸如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巴黎圣母院》狄更斯的《远大前程》《孤星血泪》还有美国的《飘》还有其他的诸如《百年孤独》等等吧,甚至包括具有一些政治导向如高尔基的三部曲等等,大概有二三十部。看这些书或许并不能马上让你觉得有什么收获,但是看过以后,自然而然就有了感觉,让你在写东西的时候慢慢就有了可以信手拈来的感觉。
不过我觉得国外的书比较擅长描写尤其是人物的内心世界,不像中国古代文学,说一个人笑就是大笑,说一个人生气就是大怒之类,国外的文学一般笑是如何,心里是什么感觉,生气又是什么状态,心里的忐忑不安等等都有细致的描写。
作为一个中国人,中国的传统文学也为写作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比如那些诗词,还有四大名著。这些东西看得多了,未必自己会写诗或者去写诗,起码在写某段文章的时候,偶尔就有可以借鉴的地方了,可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尔之”,这个也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还有一个就是平时多积累自己的成语素材,这个可以增加语言的灵动性,还有多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或许刚开始使用某些修辞的时候未必那么熟练,可能会出错,用得多了,就慢慢熟悉了。
不过这都是我个人的感觉啦,说的不是很到位还请见谅,还有想问的是,你不是中国人么/香港/台湾?还是老外?还有就是,不介意的话,我可以把这封email转到我的博客么?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给我Email,如果可以帮到你,我也感到很高兴,谢谢。
唉,如果每天Email来的都是这种邮件,而不是神马垃圾邮件,神马提醒邮件,神马注册确认信息该有多好啊。在这里再次感谢那位推友了。
回复 不着调软件 取消回复